影視藝術考試通常考察學生的知識儲備。內容往往與影視熱點話題和現象有關,但影視作品種類繁多,相關知識難以加快。如果沒有專業的老師來幫助梳理,你可能會感到困惑......
電影攝影師,又被稱為“攝影指導”,也是人們心中的“光影掌鏡人”。他們的存在,使得影像視覺層面的魅力被無限放大。那么如何成為一名電影攝影師呢?如何拉近夢想和現實的距離呢?
小編有幸邀請到薪火教研總監帶你掌握專業觀影視角、薪火教研校長帶你走進攝影大佬的神奇世界,在成為電影攝影師的路上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薪火教研總監
薪火網校總監/制片主講。
畢業于北電制片專業
青年影視制片、統籌,網絡人氣藝考教師。
小編邀請到薪火藝考一飛老師進行一場對談,分享正確的觀影理念和方法,引導大家掌握有效的觀影策略。
小編:初入門接觸影視作品的學生,應該如何觀影?
一飛老師:先積累 再細分
對于剛開始學習影視類專業的學生,最重要的并不是按脈絡梳理或按導演流派觀看。而是先達到基本的閱片量,積累一定的觀影數量。最簡單的辦法就是先按照豆瓣top250/Imdb top250的榜單去看。完成這些基本的片目之后,對電影有了一定的認知,就可以按照自己感興趣的導演、流派、類型進行更細致的觀看和分析。
專業不同 側重不同
另外,考慮到不同專業對影片有不同側重的考察,在后續觀看時也可以著重關注影片的不同層面:例如導演類要關注整體的調度、視聽,戲文類可以更偏向劇作,攝制類可以更關注畫面,制片類更關注整體的類型規律。

小編:從專業的角度,我們依據什么因素來為不同特質的學生推薦專業?
一飛老師:首先是考量學生自身的喜好和未來發展意向:在電影、綜藝、紀錄片、戲劇、電視劇五種類型的藝術中更偏向哪個,以及在未來更希望和影像、文字、還是和人打交道,平日里接觸更多的是什么樣的藝術形式、現有形成的是什么樣的知識結構。
其次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長還有現階段的儲備:是內向還是外向;是否有美術、音樂、舞蹈相關的才藝;目前的閱片量、閱讀量如何。
還有就是根據學生的現有文化分和預期文化分:這個指標雖然不一定代表著學生的興趣,但是在考學中是非常現實的考量標準。有些高文化分的專業自帶這樣的文化分門檻。
小編:在影視類專業學習中,學生最需要具備的能力是什么?
一飛老師:是基于文化藝術的知識積累后所形成的綜合素養。
首先是藝術感受力,對于日常所接觸的藝術形式和自己周遭的生活是否能夠有獨特的感知,借用薪火張琦老師的話就是“能否發現屬于自己的情趣和生活價值,以及保持對生活的驚奇”。
其次是想象能力,能否對于生活中的各個元素、各種體驗建立獨屬于自己的關聯,能否擁有基于日常又高于日常的影像、文字建構能力。
再者就是邏輯能力,傳媒影視行業是個需要大量與人溝通表達的行業,是否能夠條理清晰地分析問題、表述想法非常重要。
如何成為一名電影攝制師?
薪火教研校長
薪火攝制主講教師
畢業于北電攝影系。
獨立電影導演、攝影師,9年影視藝考教學經驗。
小編:適合學電影攝制的學生有哪些特質?
綠子老師:熱愛電影,對電影影像有一定的敏感度,喜愛視覺藝術。
對世界有思考,有強烈的感受力與表達欲望。
小編:有人說攝影專業不適合“平凡的藝考生”,您如何認為呢?
綠子老師:我不認同。
在藝考階段,攝影攝制與其他專業唯一的不同在于對作品集有一定需求,有人認為這個部分會花費很多費用,但事實上作品集的拍攝大部分是攝影作品的拍攝,簡單的相機設備現在是比較普及的,完全可以用已有的設別來進行拍攝。優秀攝影作品的靈魂是影像本身的創作感,這部分并不會有多么高昂的花費,也不是可以用錢來衡量的。
當然,作品集也可以是視頻作品,現在的視頻作品用普通相機基本都能完成。另外我們也提倡同學能夠結合自己在高中的創作機會來完成作品集,這樣既能運用身邊的資源省去單獨拍攝作品集的開銷,又能完成視頻作品集的準備,是性價比比較高的方式。
在大學的學習階段,可以運用好學校的資源支持。學會合理運用周邊資源能夠節省很大一部分的開銷,我們也非常提倡這種學習方式。以北電攝影系為例,拍攝作業最大的開銷一般來源于高級攝影設備的租賃,而學校攝影系本身可提供的攝影設備是與院線電影同級別的設備,如愛麗莎XT,愛麗莎mini這樣的攝影機。所以,合理利用在校資源完全可以正常完成攝影攝制的學習。
小編:對于目標是電影制作的高一和高二學生,他們可以在藝術考試前提前準備什么?多思考,多寫作,多拍照。看你最喜歡的電影和書。如果你有創意,你可以嘗試創作自己的作品,包括繪畫、攝影和短片。
我們可以適當地接觸一些藝術訓練,為視覺藝術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最后,學好文化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為高三文化課的藝術考試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